——热烈祝贺龙岗区七届四次党代会召开
版次:A01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1月10日
社 论
东经114度、北纬22度,深圳龙岗。
这里,是万物竞秀的生生之境。每天东方破晓时,翻山越海的朝阳抖落风霜、拂走阴翳,种下崭新的希望和温暖的向往。
这里,是人文鼎盛的厚重之地。千百年来,一代代龙岗人栉风沐雨、聚族于斯,在悠悠岁月中度过了一段又一段波澜壮阔的旅程。
一路走来,阔步向前的龙岗,如光、如电、如喷薄于东方的红日,让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孕育起光荣的梦想,昔日一片荒芜的“关外之地”如今已傲然屹立于中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一路走来,厚积薄发的龙岗,似帆、似桨、似划破骇浪的巨轮,遨游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浩瀚蓝海,朝着深圳东部中心和现代化城区典范的壮阔彼岸奔腾驶去。
(一)
胸怀梦想的远征,从来不惧千山万水,无畏千难万险。
1993年1月1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市龙岗区正式挂牌成立,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龙岗自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三十二年筚路蓝缕,三十二载春华秋实。一路之上、所行之处,有爬坡过坎之难、风急浪高之险、闯关夺隘之艰,更有夙兴夜寐之勤、披荆斩棘之韧、一往无前之勇。
再回首,这是一条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攻坚之路。
犹记得,建区伊始,高擎理想之炬的龙岗“拓荒牛”自荒野之上建起龙岗中心城、踏平坎坷筑成坂雪岗工业区,让一个时代的英雄之气与崇高之志被默默写进了遍地可见的垦殖之迹里。
犹记得,新世纪之初,面对地铁3号线建设中巨大的融资压力、艰巨的征拆任务、复杂的施工条件等难题,百折不挠的龙岗党员干部,用夜以继日的坚守与奋战换来轨道长龙开进龙岗。
犹记得,新冠疫情期间,龙岗全区上下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打赢了一场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持续三年之久的抗疫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
再回首,这是一条一往无前、无远弗届的改革之路。
32年来,伴随着改革大潮而生的龙岗,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懈探索中,在“杀出一条血路”的砥砺前行中,趟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诗。
历史不会忘记,时间不会忘记!从打响深圳规划国土改革“第一枪”,到推出全国首张县区级权责清单;从“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到基层社会治理“龙岭模式”,32年间,秉承改革初心的龙岗,自历史深处澎湃而来,向着先行示范的道路奔涌而去,为深圳奏响“改革之城”的时代强音增添了嘹亮的龙岗音符。
历史不会忘记,时间不会忘记!从推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落户办学,到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 企业;从老屋村上崛起大运新城,到旧工业区里孵化AI小镇,龙岗走出了一条成效显著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创新之路。如今,尖端人才在此培育,科技创新在此策源,海内外鸿儒巨匠在此汇聚,一座动能效能持续提升的“创新龙岗”正昂首挺立、阔步前行。
再回首,这是一条步履不停、登攀不止的登高之路。
立潮而生者,胸有星辰大海。建区之初的龙岗,虽是半城半乡式的“关外”郊区,却始终怀有一颗“成为中心”的炽热梦想。
这个梦,萌发于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孵化孕育中,萌发于坂雪岗工业区、宝龙工业区等初代工业区的建设热潮中,萌发于鹏城之东一座工业大区的拔节生长中。
这个梦,勃兴于特区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中,勃兴于深圳大运会的绝世风姿中,勃兴于深圳“东进”战略的滚滚春雷中。
这个梦,成熟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风华正茂中,成熟于“IT+BT+低碳”三大产业集群的万千气象中,成熟于“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中。
这个梦,在目力所及的当下,正愈发触手可及。今天的龙岗,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神仙湖畔人才蔚起、天安云谷创梦闪耀,商业中心星罗棋布、轨道路网四通八达,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东部中心初露峥嵘、蔚为大观。(下转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