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Q06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1月27日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统一战线将准确把握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坚持破立并举、虚实并置、量质并进、亲清并重,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深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广泛凝心聚力。
一、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加强统一战线意识形态工作。举办统一战线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系列活动,强化统战宣传正面引导,讲好深圳统战故事。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即将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实施《深圳统一战线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完善民营企业诉求反映、权益维护机制,做好市领导挂点服务企业调研工作,办好《民营企业情况反映专刊》。深入实施“企·航”——深圳民营企业发展服务计划,发挥市工商联“直联机制”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促进深港澳紧密合作。支持深圳海外联谊会、港澳爱国社团持续推进助力深港澳高质量发展行动,引导港澳代表人士围绕加快建设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积极建言献策。指导举办深港澳职业教育交流活动,依托粤港澳专业人士交流服务中心等平台,引导港澳专业机构、专业人才来深发展,推进深港澳金融、科创、医疗等领域交流合作。
扩大深圳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侨务+经贸”工作模式,举办国际深圳社团大会、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智荟深圳·海外专才深圳行”“今日深圳·海外侨领侨商华媒代表深圳行”等活动。创新实施深圳侨务助企服务计划,举办2025华语律师大会(华语律师深圳行)。
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支持统一战线成员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百千万工程”深入调研、献计出力。开展深圳市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和“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等重点工作,支持深汕特别合作区、河源漳溪畲族乡发展乡村产业、开展乡村绿化、提升镇村风貌。发挥职教优势,推进养老托育产教融合。
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推动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及时调整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善市、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沟通交流机制。举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研讨班暨信息宣传调研培训。研究制定《基层统战工作责任制指引》,推动基层统战工作与党群服务、基层治理融合推进。
做好网络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智慧统战”信息化平台作用,打造“同心深i”网络统战工作品牌。建设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平台。
三、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建设。做好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区级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健全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和监察监督相适应相衔接工作机制。打造更多具有多党合作辨识度的宣传教育基地。
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深化“深同心·圳同行”多党合作品牌创建。制定实施2025年政党协商计划,以推进协商民主、丰富民主监督体系为重点,支持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开展年度重点调研和“未来产业”专题调研。制定《进一步加强市政府部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对口联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机制。
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开展无党派人士认定工作,完善人才推荐、培养、使用工作机制,推进无党派人士工作平台载体建设。
四、深化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换届工作。持续开展“知·学”“知·行”“知·说”“知·悦”以及“我为‘双区’建设献一策”系列活动。筹备成立深圳市校地统战工作联盟。
深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深入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三点一线一品牌”系列活动。开展网络大V工作专题调研,举办深圳市网络大V联盟“网聚圳能量·同心鹏城行”系列特色化活动。继续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提质增效赋能”。
五、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引领机制,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举办“民企话坛”等品牌活动,加强政策宣讲和形势解读。办好第七届“深圳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健全党委政府与民营经济人士沟通机制。组织新一届工商联骨干教育培训,深入开展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
加强新时代工商联工作。完成市工商联(总商会)换届工作,高标准建设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支持工商联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基地,探索健全党建引领服务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规范性程序。
六、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即将出台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实施“榴·深”——深圳市各民族服务行动计划,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公园及文化设施。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多民族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推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持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深圳实践”。筹备成立深圳市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第十届南海佛教圆桌会,推进圆桌会永久会址建设。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推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分级分类管理。
七、做好港澳台统战工作
支持爱国力量发展壮大。支持深港澳各界常态化开展国情教育研学工作。加强市、区两级海联会组织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支持港澳同乡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做好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换届工作。
加强港澳台青少年工作。支持港澳青年社团发展壮大,加强海联会港澳青年双创基地、文化交流基地等平台建设。支持开发更多适合港澳中小学生内地考察交流线路,持续开展“手牵手 向前走”“国情深睇验”“思源之旅”等系列品牌活动。指导实施“青春同行 湾区青年领航计划”,举办“机甲大师”深港交流邀请赛等体育交流活动。
八、做好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
涵养海外统战工作资源。完善全市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机制。加强与海外社团、侨界代表人士的联系交流,支持海外侨社团开展“友爱侨社”建设。持续开展民间外交、民间外宣和民间华文教育。办好“同深共圳·创新体验营”“海外高校学子归国行”“今日深圳·青春飞扬”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
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深入实施“归·家”——深圳市归国留学人员服务计划,办好海归创业大会、海归人才招聘会、欧美同学会主题活动等。加强区、街道侨联组织建设,推进高校侨联组织建设。用好侨创基地,推动结合自身优势形成工作品牌。做好深圳欧美同学会以及有关主管侨界社团换届工作。
九、夯实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基础
推进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完善组织架构,推动设立学院党组,明确学院正式办学选址。坚持联合党校联合办,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推动社会主义学院创新发展联合体建设,成立深圳统战智库,做实中华文化学院工作。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统筹民主党派换届和党外干部规划衔接安排,健全党外干部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配套机制,分领域分层级开展递进式培养。探索创新党外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开展党外代表人士专题调研,为市政协换届储备人才。
强化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统战部门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探索统战系统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深入开展“雏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