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

让每个龙岗娃都能上好学校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4月03日

俯瞰龙城高级中学。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龙外集团行知学校开展无边界学习,把课堂搬到龙岗河畔。龙岗区教育局供图

集团化办学,是指将一所优质学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的办学体制。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龙岗区是深圳市较早开启集团化办学的行政区之一。2017年,全区首个涵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的基础教育集团——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下称“龙高集团”)成立,拉开了龙岗区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序幕。截至2025年初,龙岗区累计组建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8个、民办中小学教育集团4个、幼儿教育集团15个,为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2024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全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名单,成立5年的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下称“龙外集团”)名列其中。这意味着,经过为期三年的培育,龙外集团顺利通过区、市、省三级评估考核,成为全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中的一员。

窥斑见豹,一叶知秋。龙外集团的骄人成绩,背后所折射的正是龙岗集团化办学蔚为大观的万千气象。从昔日龙高集团的“一枝独秀”,到如今各大教育集团的“春色满园”;从当年的“粗放生长”,到今天的“内外兼修”……近年来,龙岗区的集团化办学之路蹄疾步稳、成果斐然,在波澜壮阔的龙岗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应运而生的龙高集团

春和景明的日子,漫步于龙城高级中学的校园中,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时间回到2016年。彼时,深圳“东进”战略的滚滚春雷响彻龙岗大地。在教育领域,众多有识之士意识到:龙岗必须将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立一套与龙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发展体系,才能为“东进”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围绕着龙岗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全区上下形成了共识:围绕“集群优质、集团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与质量,推动龙岗教育从个体优质走向组团优质,打造龙岗基础教育的“优质集群带”。

2016年7月,《龙岗区优质学校集群化发展试点改革方案》(简称《方案》)出台。《方案》提出,紧扣教育优质发展内在规律,通过“高端优质、均衡优质、特色优质”的路径深化龙岗教育改革。特别是在高端优质发展上,“试点推进以龙头学校为代表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探索深圳东部中心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路径明确后,如何落地实施是关键。其时,集团化办学在国内“流派”众多,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集团化发展“龙岗模式”?一番深入思索后,龙岗教育的改革者们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建校刚满二十年的龙城高级中学。

为什么是龙城高级中学?用时任龙城高级中学校长马锐雄的话来说,创建于1995年、几乎与龙岗区同龄的龙城高级中学,已成长为龙岗教育的一面旗帜,拥有为龙岗创办创新型教育集团进行“实力背书”的底气。

不久后,《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组建实施方案》出炉,彼时的龙岗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时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集团筹建工作作出指示,强调“要有标准意识和超前眼光”;区人大、区政协开展专题调研,为集团组建献计献策;区教育局精耕细作,在潜心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对其进行了25次修订……

2017年6月27日,龙岗区首个涵盖小学到高中全学段,集公办、民办于一体的教育集团——龙高集团正式揭牌成立。集团创建初期暂定为“一本部五校区”,由龙城高级中学、龙城初级中学、龙城小学、东兴外国语学校、宝龙外国语学校、建文外国语学校(民办)组成,总设294个班,学生约13840人,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办学层次。

跑出集团化办学“加速度”

“在龙岗,集团化办学具有多体制、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多元性,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集团化办学的‘龙岗表达’唯有另辟蹊径,趟出一条新路。”2017年,龙高集团成立之初,龙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曾发出上述感慨。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摸着石头过河”的龙高集团,从一开始便展现出龙岗教育“在改革中寻机遇、在创新中开新局”的鲜明特质,大举探索公办民办协同、新校老校并举、龙头校薄弱校同步,即“龙头校+在办校”“龙头校+新办校”“龙头校+民办校”三种组合式办学路径,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促进区域均衡优质发展的新思路。

“龙高集团自成立起,便秉持‘崇真尚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通过人才贯通协同培养、课程文化一体发展、师资队伍优化配置等举措,逐步实现了管理经验辐射、课程资源共建、优质师资流动、教育科研互通、场地资源共享,既保障了集团整体质量提升,又充分发挥了各成员校的办学特色。”龙高集团校长、龙城高级中学校长姚亮介绍。

正因如此,龙高集团的诞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着“探路者”的浓厚色彩。受其助益,再加上近年来龙岗区大力实施“引进名校办名校”战略,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及深圳中学等市属优质中学开展合作办学,为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优质学校资源。此后几年,龙岗区的集团化办学日渐驶入“快车道”,并逐步由公办向民办、幼教等领域全面推进,构建起“三位一体”的集团化办学路径。

2019年6月24日,龙外集团揭牌成立,标志着全区首个学区制教育集团、首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正式诞生,龙岗区委、区政府赋予其“带动区域教育优质化、规模化发展”“为龙岗区扩大优质学位供给、促进龙岗教育协同优质发展探路”的光荣使命。

2021年2月18日,龙岗区召开建区以来首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吹响了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的号角。同年3月,《龙岗区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出台,全面统筹公民办学校和学前教育纳入集团化办学,以“高校+”“优质校+”等模式优化组建教育集团。11月9日,龙岗区第一幼教集团等首批9个幼儿教育集团集中揭牌;12月16日,深圳市龙岭教育集团、深圳市百外教育集团等首批2个民办教育集团相继揭牌;12月27日,华中师大龙岗附中(集团)揭牌成立……一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教育集团,为龙岗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目前,龙岗区共有公办教育集团8个、民办教育集团4个、幼教集团15个,集团化办学规模位居深圳各区前列。”龙岗区教育局局长白黎敏介绍,截至2025年初,龙岗区的集团化办学已涵盖公民办,覆盖学前、义务教育及高中各学段,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链条”“广覆盖”“高集聚”。

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普惠

2022年12月9日,第四届基础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城市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上,龙外集团总校长唐文红以“美美与共,好而不同”为主题,分享龙外集团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唐文红介绍,以成员校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龙外集团着力建设一种资源集约使用机制:集团课程体系成为各校特色课程体系的蓝本,好课程在各成员校之间共享;教学模型在集团内推广,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创新推出“教师走教、学生走学”,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交流轮岗成为常态。

“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样的发展逻辑,让龙岗的集团化办学之路始终以一种量质并举的姿态向前行进。量上,各类教育集团逐年递增,覆盖全区近半数公办学校;质上,龙外集团、龙高集团、华中师大龙岗附中(集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龙岗)(下称“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等一批具有标杆性、示范性的优质集团相继涌现,龙头校引领作用日益彰显,薄弱校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附属知新学校的前身是2003年创办的龙岗区直属九年一贯制学校——福安学校。加入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后,福安学校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三年来,学校依托集团在各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办学愿景、学校治理、课程教学、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转型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区前列。”福安学校党总支书记黄志说。

福安学校的华丽转身,印证的正是集团化办学在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的意义之所在。“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坚持资源共享,从智慧互鉴到硬件设施共享,再到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每一步都体现了集团对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极致追求。”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顾问毛建平说,这种资源共享机制,不仅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为各成员校的高位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来看龙岗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龙高集团。2017年成立后,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龙高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3个成员校、涵盖龙城街道等5个街道优质学校的“教育旗舰”,实现了在办校稳步提升、新办校快速成长为优质校、民办校特色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而对于广大龙岗师生而言,集团化办学的裨益则更加可感可知。

“00后”姑娘申晓时202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随之加入了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附属道远学校,成为了杏坛上的一名新兵。2024年,工作仅一年的她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教学课例还被评为深圳市精品课。“这有赖于集团为新任教师设计的‘卓越起航’专项跟岗实习课程,以及入职后师徒结对的助力。”申晓时说,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围绕发展规划、课程开发等十个方面,构建起全方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体系,让初出茅庐的新人也能迅速崭露头角。

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六年级学生李煜楠同样是集团化办学的直接受益者。2019年9月,他刚刚进入新亚洲学校读一年级时,父亲李国君还时常为他的学习成绩感到担忧,因为彼时的新亚洲学校还是一个教学质量相对一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21年,新亚洲学校加入龙外集团后,在短短几年间便实现了教学质量和社会评价的双提升,小学和初中教学成绩双双迈入全区第一梯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李煜楠的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白黎敏表示,未来龙岗区将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带动一片”的原则精准推进集团化办学,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争到2025年底之前实现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区各街道和所有薄弱学校,让龙岗人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优质校,让每一个龙岗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观察眼

集团化办学

——以改革创新定义发展高度

改革之于龙岗教育,是一项传统,是一种气质,更是一以贯之的气魄和信念。

回溯龙岗建区30多年的历史,改革创新始终深刻融入于龙岗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基因中。犹记得,1993年建区之初,龙岗教育乃典型的农村教育:全区教学点不足百所,且办学主体近八成为村集体;全区教育投入仅有4000余万元,多数学校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往往就是一位老师所能拥有的全部“家当”;全区教师数仅有千余人,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在编教师。

即便如此,龙岗教育从未停止向上生长、追求卓越的步伐。1993年至1998年,龙岗区深入实施“改造薄弱学校”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由此奠定了龙岗教育现代化的基础;1999年,龙岗提出“办一流教育,创教育强区”的目标,作出“推进龙岗教育现代化”的决策,基本普及户籍人口十二年教育,从农村教育成功转型为城市教育;2009年,龙岗建立“一级办学、一级管理”城市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总体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

诞生于“东进”春风下的集团化办学,同样是龙岗教育锐意进取的生动体现。彼时,龙岗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规模已分别占到了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总体教育规模居全市各区之首。在此背景下,应时代潮流、举全区之力,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和独辟蹊径的顶层设计,定义集团化办学的发展高度,龙岗既当仁不让,也大有可为。

以2024年获批广东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的龙外集团为例。成立五年多来,龙外集团始终遵循“文化上的大学校,治理上的小学校”的治理思路,授权管理、一校一策,现已成为由龙岗区外国语学校和新亚洲学校、云和学校、星河学校、致美学校、行知学校、爱联小学、和美小学等“一本部七校区”组成的旗舰式集团,形成了集团引领发展和学校自主发展的“双向奔赴”式发展格局,实现各成员校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云和学校深耕科创教育,成为闻名遐迩的科创示范校;致美学校整合篮球特色教育,连续多年在广东省小学生篮球锦标赛中荣获佳绩;和美小学以“双减”为切入口推进教学改革,相关项目作为典型经验走向全国……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教育这道民生题,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人欣慰的是,在书写自己的改革答卷时,这30多年来的龙岗可谓一直不遗余力、孜孜以求。而这,也正是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的理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