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街道推进地铁站非机动车专项整治

“硬”措施出“实”效果

版次:A07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5月16日

通过安装高围栏在地铁口人行道设停车区规范停车。

向机动车道借道设停车区。

通过安装高低栏杆划分停车、非机动车、人行区域进行分流。

接驳铁路及3条地铁线,毗邻布吉老街,周边住宅区密集,日均通勤进站客流超6万人次……这里是深圳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深圳东站(地铁布吉站),作为居民接驳地铁的出行“利器”,该站周边每日停放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超20000辆,此前一直是居民投诉电动车“围堵”地铁口的“重灾区”。昨日,笔者搭乘地铁从布吉站D出口出站,眼前却是一片空旷,非机动车辆整齐地停放排列在出口两侧,中间留够了超2米宽的人行道路。而在D出口这一侧长达400米的人行道上,宽处设4行停车位、窄处设2行停车位,一眼望不到头的车辆,密集却整齐,通过护栏与人行道路隔开,既满足了行人通行需求也满足了接驳停车需求,路面还整洁美观,而这正是布吉街道今年以来持续推进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专项整治一系列“硬”措施所取得的“实”效果。

优先通行!物理隔离保畅通

“电动车围堵地铁口其实是全深圳乃至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的治理难题,居民意见主要集中在占道停放、阻碍通行、人车混行等问题。”布吉街道交安办主任苏良毅说,这其中就可以反映出居民的首要诉求就是“通行顺畅”。

对此,布吉街道以“地铁站口500米内优先保障通行顺畅”为思路,对周边人行道路段施划停车标线,设置“温馨提示牌”,明确停车区、禁停区及通行方向,引导市民“按线停车、按向通行”。

而针对深圳东站周边人流量大的路段,则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实现人车“硬分离”,包括安装1米高护栏对停车场进行物理分区;安装矮护栏将人行道与车行道彻底分离,在原有人行道路功能划分时优先保障行人通行区域。

同时,为保障非机动车“有路可走、有标可循”,向机动车道“借道”,即在深圳东站周边主干道铁东路、龙岗大道推行“独立非机动车道”建设,通过压缩机动车道数、调整护栏位置,划设专属非机动车道2公里,并配套地面标识与反光警示柱,同步优化龙岗大道与铁东路路口非机动车待行区,增设防冲撞设施,降低机非混行事故风险。

全区首个!高架桥下设车位

道路通畅了,但要想“乱停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得究其根源。布吉街道辖区总面积11.64平方公里,管理人口超50万,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12万辆,是居民解决公共交通出行接驳“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具,想让居民别“乱停车”首先得让大家“有地停”。

布吉街道在地铁站周边原有空地、人行道划线设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做到“应划尽划”,新增非机动车位标线4.58公里,新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21处,累计新增非机动车位4000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但这对于日均停车量超20000辆的深圳东站周边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布吉街道就把目光盯上了“桥下空间”,龙岗大道深圳东站段高架桥下原本是绿化带,周边还有多处人行天桥下空间也是闲置的,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区域,这已经是面积最大的可利用空间了。布吉街道对龙岗大道高架桥下区域进行了合理规划,将原有绿化带分段改造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即以方便居民安全停取车辆为出发点,将靠近路口人行横道的区域改造为停车区,中间区域仍然保留绿化带,新增非机动车停车区域面积约2200平方米,可容纳车辆1500台,成为全区首个桥下电动自行车专用停放点。

“这一改造看得出来确实花了心思!布吉人多地少,能想到利用桥下空间来停车很有创意,既缓解了停车压力又保留了绿化功能,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必须点赞!”家住龙珠花园的李先生说,为了整治非机动车围堵地铁口的乱象,布吉街道在深圳东站片区实施了一系列的硬件设施改造,周边居民都亲眼看到了实效,“就说这地铁口绵延三四百米的电动车停放区,以前只觉得密密麻麻看着头疼,现在整齐排放后感觉很壮观,所以说车多不怕,管理好了都成了风景。”

空间挖潜!多维拓展解难题

“桥下停车”的成功,让布吉街道进一步拓宽空间挖潜视角,大片区域科学利用,“边角料”地带也不放过。深圳东站周边5处远离主干道、荒废的绿化带,通过压缩冗余植被区域,增设嵌入式停车位,也被改造成了停车区,布吉街道甚至还配套安装了充电桩及消防设施设备,同步缓解了“充电难”问题。

现场走访中还发现,铁西路甚至路中都设置了停车区,这也是布吉街道基于路况调查、科学规划而大胆探索的“创举”。“铁西路作为龙岗大道的支路,虽然位于东站周边,但一直车流量较小,路面却很宽敞,在不影响机动车辆正常通行的前提下,我们就有了这个‘向机动车道借道’的想法。”苏良毅说,他们在铁西路双向规划了6个集中停车区域,可容纳超2000辆非机动车停放,有效实现了“闲置空间”向“功能空间”的转化。

而在布吉街道的其他地铁站周边区域,停车空间的挖潜也是实现了多维度利用,如木棉湾地铁站出口,市政公园的边角区域也划设了停车区;大芬地铁站附近,周边商场物业也提供了广场空地用于电动车停放。

在地铁站出口区域本身道路狭窄、空地紧缺的站点,布吉街道则进一步将停车区外延,做到“500米内保障通行,500米外保障停车”,如长龙地铁站出口安装护栏优先保障人行顺畅,同时在出口设置明确清晰的停车指引,并充分挖潜附近桥下、空地空间设置停车区。而在百鸽笼地铁站出口,对原本被电动车占据的街心公园进行封路,引导大家到百米外停车,“这一治理措施刚开始引起很多通勤市民不满,但居民对公园的休闲需求也是刚需,经过沟通磨合,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规范停车再步行到地铁站了。”而布吉街道为打造地铁口文明出行新秩序所探索开展的一系列硬件提升改造措施,也为同类治理难题提供了有效参考经验。

文/图:陈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