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新侨海归走进汕尾乡村振兴第一线

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凝聚侨界智慧和力量

版次:Q05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5月19日

坪山区海归协会携手侨界爱心企业向当地学校捐赠助学金。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通讯员 陈雅莹 文/图

近日,坪山区委统战部开展“侨海汕尾行·共筑家国梦”新侨海归乡村振兴考察活动,组织新侨海归人才走进汕尾市陆河县、华侨管理区,深入乡镇校园、企业车间、果园农场等,以思想引领、教育帮扶、座谈交流等形式,全方位认识和参与乡村振兴,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泛凝聚侨界智慧和力量。

聚焦产业发展 共探侨界赋能路径

活动当天,考察团走进陆河县清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了解现代农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做法,学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随后大家前往陆河中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围着循环生产线,热议新材料技术如何变废为宝、抢占循环经济赛道;走进华侨管理区印尼果园,探秘侨乡特有的“热带水果产业链”,“小众果”变身“致富金果”增收密码。从田间到车间,从传统到创新,新侨海归们深刻领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

“希望能够深化两地侨务等统战领域合作,吸引更多企业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链接资源、注入活力。”陆河县委统战部热情欢迎考察团,并向参团协会、企业代表抛出橄榄枝。

践行公益助学 传递侨界爱心力量

在陆河螺溪镇,坪山区海归协会携手侨界爱心企业,向当地学校捐赠助学金,用以购置教学书籍和用具,满足日常教学需求。

此外,南粤侨创基地深圳中欧创新中心组织讲师走进教室,为小学生送上公益科普小课堂,通过芯片知识教学、科学小装置趣味实操等互动形式,点燃乡村学子的科学热情与梦想。

“基地已举办过很多场青少年公益科普活动,这是我们首次在乡镇小学举行,没想到如此受学生欢迎!”深圳中欧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为乡镇教育链接更多资源,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追逐梦想。

学习先进典型 借鉴侨务工作经验

考察团一行还参观了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北坑村红四师指挥部遗址,从党史中传承红色基因。“侨兴街道第二社区位于汕尾市东部,是归侨侨眷的聚居地,资源丰富、侨味浓郁。近年来,该社区坚持以党建带侨建,打好生态牌、侨牌‘两张牌’,有效推动党建强村、环境美村、产业富村、文化活村。”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大家走进广东美丽侨村侨兴街道第二社区,参观侨兴公园、党建带侨建工作中心和侨史展览馆,观摩学习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建设和“党建带侨建”工作经验。

据了解,侨兴街道第二社区结合归侨特色文化,打造一批具有“侨味”的文化阵地,建有“党建带侨建”工作中心、党建长廊、“27人开荒牛”浮雕、东南亚舞台等归侨家园,让海外文化与汕尾特色文化在此交融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归侨特色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从侨乡特色到现代化发展,侨区建设的实践探索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启发!”坪山区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基层涉侨阵地,提升为侨服务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侨智侨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