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融媒体+”通讯员系列培训收官

提升舆情应对真本领 讲好“布吉故事”

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8月01日

培训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 (龙岗融媒记者 陈遥) 7月30日上午,布吉街道“融媒体+”通讯员系列培训活动迎来收官,最后一期培训聚焦舆情应对能力开展专题培训,围绕全媒体时代基层宣传工作的风险防控与危机处置,特邀龙岗区融媒集团新媒体APP工作室主理人汪正冬担任讲师,街道各部门、社区宣传骨干参与,共同锤炼舆情应对“硬功夫”,为讲好“布吉故事”筑牢安全防线。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条短视频、几句网评都可能引发舆情风暴。”活动中,汪正冬老师以“全媒体时代舆情管理”为核心,深入剖析当前基层宣传面临的挑战。据悉,汪正冬是深圳市网络大V联盟成员、深圳市网络推介官、“2024年深圳好网民”以及“圳青年”网络文明传播使者,研究舆情应对工作多年。此次培训中,他结合抖音、微博等平台真实案例,以“全媒体时代舆情管理”为核心,深入剖析了当前基层宣传环境的结构性挑战: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加速了谣言的滋生与扩散;涉及公共利益、民生福祉、城市治理等敏感领域天然具有更高的舆情燃点,构成潜在“雷区”;“高级黑”“低级红”式宣传核心问题在于过度追求形式化的“政治正确”或“歌功颂德”,脱离现实语境、违背基本人情事理与公众普遍认知……他强调,全媒体时代的舆情应对管理核心原则就是要谨记“情感沟通是以诚求通的关键”,即宣传与沟通必须回归真实、尊重常识、契合人性,建立在共情与理解的基础之上,以真诚的姿态和易于共鸣的表达,构建与公众的情感连接,才能赢得深层次的信任与认同。

课堂上,学员系统学习了舆情监测“六要素”、事件分级预警机制及内部信息共享要点,更掌握了“黄金4小时”响应法则——及时发声、精准研判、分层处置,让谣言止于真相,让危机转为信任。针对目前深圳城市治理中的电动自行车整治、市容管理等重点热点工作,汪正冬也结合布吉街道实际提醒基层工作人员“舆情回应要避免‘冷冰冰’的通报,善用市民打卡见证、前后对比图等鲜活形式,刚柔并济才能赢得理解。”

参训的社区通讯员表示:“原来回应舆情不是‘打官腔’,而是要像帮邻居解心结一样,既讲法规也讲情理!”培训尾声,布吉街道号召全体通讯员当好舆情“前哨兵”:既要敏锐捕捉风险苗头,更要以“持机能拍、提笔能写、遇事能谋”的全媒素养,让权威声音跑在谣言前面。

至此,布吉街道“融媒体+”通讯员系列培训圆满收官,四期课程以“新闻写作—摄影技巧—视频剪辑—舆情应对”为脉络,层层递进锻造基层宣传铁军。体系化的培训不仅破解了基层宣传人员的“本领恐慌”,更将宣传技能从单点突破升级为全链能力——写作聚焦故事内核、摄影捕捉光影温度、视频延展时空维度、舆情管理则织密安全网络,四维联动让“布吉故事”既有传播锐度又不失安全底线,让宣传能力转化为布吉高质量发展强动力,推动城区故事从“画面入眼”走向“民心生根”,为基层现代化治理注入持久传播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