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前副主席张抗抗 阅读让深圳成为有文化有灵魂的城市 2023年11月16日

张抗抗(中)做客鹤湖讲坛。

张抗抗

龙岗融媒记者 何小娟

通讯员 李婉霓 文/图

“深圳是一个读书的城市。”近日,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龙岗区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深圳书城龙岗城四楼大台阶活动区举行,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前副主席张抗抗再次莅临龙岗,做客鹤湖讲坛,与出版家、诗人、作家樊希安,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李潘等文化名家,围绕“涵养城市的科学、人文、艺术精神”,以“回望与回响”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与龙岗市民共赴一场读书盛宴。

“特别荣幸获得鹤湖智库总顾问聘书”

启动仪式上,龙岗区向张抗抗颁发鹤湖智库总顾问聘书,这意味着鹤湖智库“创意联合体”再添新力量。定位为“决策智囊、创意引擎、资源宝库”的鹤湖智库于2021年12月成立,近两年来已会聚44名国内知名文化专家深度参与龙岗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特别荣幸获得鹤湖智库总顾问的聘书!”张抗抗在接受龙岗融媒采访时表示,她知道在深圳龙岗有一个鹤湖智库的存在,并且龙岗非常重视对专家的遴选,邀请来自全国的文化名家,为深圳龙岗文化发展贡献思想、智慧和力量,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随后举办的鹤湖讲坛上,张抗抗也说到她对龙岗的印象。“这是我第二次来到龙岗的书城。”她说,进来的时候她注意到大台阶前写着“文明的阶梯”,几年前她在龙岗做读书分享活动也是在这里。读者朋友坐在台阶上,他们在台阶下分享,一直在仰望着读者。“对于读者,我们除了分享之外,还要仰望他们,因为他们是作品的阅读者,也是传播者,他们会对我们作品提出更好的建议。这个是非常珍贵的,这也是龙岗留给我的特别印象。”

“阅读史就是我的写作史”

鹤湖讲坛上,嘉宾们通过最新出版的“张抗抗文集”,重点分享了张抗抗5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见证一个作家的深情呼唤在时代中激起的回响与余音。这部文集是从张抗抗几十年创作的800多万字作品中精选出300万字组成10卷本,包括《北极光》《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等作品,呈现了作家不同时期的小说、散文随笔等创作。

“这也是我大半生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现。”说到为何要下这么大的功夫去精选出版这部文集,张抗抗表示,这是对自己负责,但更为重要的是对读者负责。自1972年她在当知青的时候写的第一篇小小说发表在《解放日报》以来,已过去半个世纪了,出版了800多万字,不能全都交给读者来筛选,占用他们的时间,她希望把经过半个世纪读者的考验、时间的筛选之后能够留下来的作品或者以后还有阅读价值的作品精选出来。“编选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对我来讲是很大的工程,花了大半年时间。但欣慰的是,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10卷本文集,我觉得是比较完美的作品。”

活跃于中国文坛数十年之久的张抗抗,其作品一直关注当下生活、关注时代进步,试图从中寻找出一些真正潜藏在人性深处的共通性。分享中,张抗抗说,文学与生活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或者说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每一次写作呈现,现实生活都是其来源。如果一个作家不能敏感地体会到生活的变化,不能看到生活的本质,不能从中提炼出某些藏在生活背后的东西,他的写作就会停留在原地。

分享中,张抗抗深情感慨:“对我来说,阅读跟写作像连体婴儿一样,难以分开。阅读史就是我的写作史,阅读史就是成长史。” 她认为,阅读对于作家的写作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认知、吸收能量,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能量,从而更好地回馈给读者。”

“深圳是一个读书的城市”

连续举办24年的“深圳读书月”活动,被不少人视为一种“高贵的坚持”。这种坚持,让阅读在如今的深圳蔚然成风。

“深圳是一个读书的城市。”张抗抗在分享中讲述了她与深圳这座城市的渊源。这些年,她与樊希安一直在从事阅读调研活动,其间来过深圳两三次。在深圳,从中心书城到区级书城,从图书馆到书吧、书亭,两人对深圳的全民阅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对深圳的阅读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调研结束后,张抗抗还写过一篇专门谈深圳阅读的文章,名字叫《读城记》,意思是与读者一起来阅读深圳这座城市。

“深圳的读书月在全国来讲无疑是做得最好的,它具有全民性、持续性和深入性,政府为市民提供了最好的条件设备,硬件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深圳市民也有一种参与读书的自觉性、自发性,这让深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灵魂的城市。”张抗抗在接受龙岗融媒采访时,对深圳的全民阅读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她提到,当然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为现代社会尤其是深圳这样一个高速高效的城市,每个人的时间都非常有限,并且呈现碎片化的状态。进入新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和工具,把读书时间更好地利用、整合起来,从而做到读书的高效化,这不仅在深圳,在全国也是一样,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