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Q11来源:深圳侨报 2018年12月03日
玫瑰皇后与小朋友握手
奇幻古乐双人乐团
与毛线老夫妻合影
摩登明黄女孩与小朋友互动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每到11月末尾,深圳市民总会期待一场艺术狂欢——深圳湾艺穗节。这一次,第九届深圳湾艺穗节如约而至,主题为“BE FRINGE够艺穗”,从11月24日至昨日,来自世界各地的61组艺术家带来119场艺术表演,市民们听音乐会、看先锋戏剧、带全家体验艺术的快乐。
打破常规舞台
让艺术无界
走在深圳湾大街,人们时常偶遇不同的活雕塑艺术家,无论是摩登明黄女孩,还是玫瑰皇后、毛线老夫妻、夜行人……都能在不经意间带来惊喜。艺穗节执行总监戴玉莹告诉记者,“体验”是艺穗节的一个重要元素。前来观看艺穗表演的观众不仅仅是接收者,更是参加者,甚至是表演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湾艺穗节增加多个导览项目,让观众了解艺术创作与城市文化背后的故事。组织特殊需照顾人群参加亲子节目,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国际艺术家亮相
带来多场室内演出
国际艺术家齐齐亮相,是每年艺穗节的亮点。今年,艺术家们带来了多场免费室内演出:爵士乐、默剧、跨域舞蹈、儿童剧,人们想看的、没看过的戏剧,都在艺穗节的舞台上演。
由钢琴手 Jean-Philippe Koch、贝斯手David Kintziger和鼓手 Nate Wong (黄彦康)三国艺术家组成的Dock In Absolute上演了《DIA爵士摇滚!》,结合了爵士、古典和摇滚创作出与众不同的音乐作品。来自英国伦敦的当代舞团Intoon Dance,在剧场内和户外进行即兴舞蹈表演《请选择:“深圳”》。
此外,艺穗节也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此次香港青年协会带来长达4小时的乐队表演,就是希望借此机会促进深港两地之间乐队文化的交流。
深圳艺术力量
绽放艺穗之美
艺穗节不仅为深圳人空降了丰富多彩的国际艺术,更为本土传统文化的展示提供了舞台。戴玉莹介绍道:“我们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每一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彩。同时,这九年来,艺穗节也始终在挖掘本地艺术力量,展示深圳艺术潜力。”
成立于2014年,由深圳本土戏剧人创办的碉楼剧场为观众献上了四重奏——荒诞悲喜剧《上下》。而作为深圳仅有的一支爵士大乐团鼓唐乐队,则由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爵士乐硕士林瞰世领衔,成员均为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毕业生。南水客家山歌队的成员们由南水社区内的外嫁女、媳妇自发组成,怀着对客家山歌的热爱,参加艺穗节大巡游的她们身穿传统客家服饰,向观众展示最质朴的客家风情。
昨日下午,在南山中心区深圳湾大街举行的深圳湾艺穗节大巡游,吸引了来自全球共20支巡游队伍,近350位艺术家将集结狂欢,他们分为东西两支队伍分别沿着深圳湾大街两头向主舞台行进,最后汇集在主舞台,进行汇演。
相关链接
艺穗节什么最有趣?
毛线老夫妻
Emilia和Yuval是两位来自以色列的艺术家,今年他们以“毛线老夫妻”的身份首次现身于深圳湾艺穗节。他们从头到脚的装束都是自己手工编织的,两位可爱的爷爷奶奶或四处走走、放松身体,或坐在街头的长椅上吹吹风、看看天气,和每一个索要拥抱的人相拥。
摩登明黄女孩
阿椰林·莫利娜打扮成“摩登明黄女孩”,款款来到艺穗节。周身染上明黄的她,时常站在台阶上的自行车尾与人打招呼。
玫瑰皇后
华丽的长裙、精美的头饰、绯红的脸颊、含情脉脉的双眼……远远看去,Rosita仿佛是一朵馥郁芬芳的玫瑰。若观众们向她的帽子里投掷一枚银币,她就会像上了发条的人偶一样动起来。
奇幻古乐双人乐团
这支乐队由巴塞隆纳音乐家Yerko Lorca与台湾艺术家黄冠萤组成,他们结合世界少见的远古乐器——西非深厚传承的吟游诗人古乐器 Kora(科拉琴)、古文化与地中海不可或缺的Tar(塔儿鼓)以及Tartesstian Lyre(西班牙塔特西里拉琴),搭上两人男女和声歌唱 Duo voice,演奏出原创奇幻风格乐曲。
“忆民乐”笙兮民乐团
笙兮民乐团隶属于深圳大学,由一群在校爱好民族乐器的大学生组成,带来了讲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故事的《权御天下》。乐团将这一被誉为“Vocaloid中文传说曲”的民乐带到艺穗节,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民乐带来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