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岗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3月05日
扫掌上龙岗APP 查看更多信息
侨报融媒记者 聂朦
2月27日上午9时,清晨的阳光才刚刚斜照进窗子,龙岗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已开始热火朝天地运转起来了。
9时5分,在导诉台帮忙的吕征等三位义工迎来了第一批办事的群众。“大叔,你有预约吗?”“先生,您要办理什么业务?”……片刻间,义工们便熟练地摸清了市民要办理的事项,然后再一一为其说明、指引,分流到各个服务窗口。吕征告诉记者,每天早上9时,法院大门的安检处开始运行,从那里步行到诉讼服务中心大约需要5分钟,因此,在9时5分之前,义工们必定会穿戴好红马甲准时出现在诉讼服务中心大门口,用当天的第一抹微笑迎接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
和义工们搭档最紧密的是导诉台的吴春颖和她带的实习生。由于中心实行整点取号,因此,每个整点及之后的15分钟是两位姑娘最忙碌的时候。10时15分,一位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大叔嘟嚷着嘴出现在吴春颖面前,“我怎么就成了‘老赖’呢,现在坐高铁、住酒店都不方便了!”大叔的语气里流露着疑惑与焦躁,吴春颖赶紧凑上前去,听大叔道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一步步引导他如何走法律流程、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刚送走了大叔,一位举着手机不知道如何网上预约、取号的老先生又叫住了吴春颖。“您先点进去这里。”“确认没问题后就点确定。”……个子不高的她踮着脚,手把手教老先生完成手机上的操作。“有些需要在网上完成的操作,对于那些不太会用手机的老人家来说可能比较吃力。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一步步帮助他们。”吴春颖坦言,导诉台作为整个诉讼服务中心的第一道窗口,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始终保持微笑、耐心,这是她们早已铭记于心的守则。
还有一种忙碌,则是因为优质的服务及其产生的好口碑让市民纷纷慕名而来所致。比如,每周一、三、五开放的公益律师窗口。10时30分,一位在民间借贷中权利受损的大姐坐到了当值律师罗成的对面。“如何做财产保全?”“判决出来后该如何做?”“怎么限制对方的高消费?”……二十多分钟的咨询过程里,罗成用她的专业知识解答了大姐的一系列疑惑,增强了大姐的信心。“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三四十位市民前来咨询各类案件。他们大多是权利受损人或受害人,作为律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把客观情况和分析结果告诉他们,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罗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