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B01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4月27日
谭仙古庙守护着西贡古村。
500余年的古樟树
群山环抱,面朝大海,两条潺潺溪流环绕村庄,青翠苍劲的古樟树驻守在这个600多年历史的古村村口。清晨走在南澳西贡村,林间的蝉鸣鸟叫划破宁静,远处升起袅袅炊烟,让这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充满人间烟火气。
风雨携手共同守护古村
相传,过去村民见村子上空常出现彩虹,认为天虹从河涌吸水,乃是吉兆,故名其村“西贡”。
走到村口,不见彩虹,一棵500余年的古樟树却十分引人注目:枝繁叶茂,雄伟壮观,三个大人牵手才能环抱。虽历经五百余年风霜雨雪、沧桑浮沉,但至今依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被称为西贡村的“守护神”。“这‘伯公’树有500余年历史了。”77岁的西贡村老村长林腾辉坐在古樟树下介绍,相传200年前,陈姓夫妻携子女途经此地,因船被打翻,流落于此,看到此处土地肥沃,便建屋定居。初耕种养鸭,后为渔民。“老樟树树下建有‘伯公庙’供村民拜祭,祈望古村文运昌盛。这也是西贡村最热闹的地方。”老村长娓娓道来,遥想那时的盛夏夜晚,村民们拿着蒲扇围坐在樟树下谈天说地,孩童们在树上攀爬嬉戏,打闹声、笑声在月光下和着虫鸣星闪,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村月夜图。
古樟树旁边有座谭仙古庙,绿色的砖石结构,与古樟树风雨携手共同守护着古村。“谭仙古庙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于2000年,2012年1月13日被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西贡村本地居民钟少巍告诉记者,每个月初一、十五,村民都会到古庙、伯公庙拜祭。大年初一更是热闹,麒麟开舞,从古庙走家串户闹春。
绿水青山孕育人杰地灵
西贡村依山而建,三面环山,东面朝向西涌湾,距海边约1公里。走进村里,看到房屋大多灰瓦白墙,大部分是重建翻新,年代并不久远。传统民居为客家式民居,现存约60 座,古建筑为砖木结构,灰瓦顶,有六横两纵的巷道清晰可辨。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村南、村北两条溪流,溪水全部是从紧靠村后的山上顺势流下,溪流刚好将整个村落“合围”了起来,村前有一大片渔塘及防护林,使得古村很有江南水乡的味道。
毓秀山水孕育了西贡的人杰地灵。“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曾将电报培训基地、印刷厂等重要的设施设立于此。”钟少巍介绍,当年《南方日报》的前身《前进报》在谭仙古庙设有印刷厂,宣传革命精神。西贡英雄王天锦担任东江纵队护航大队中队长,1941年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1945年在惠东县平海战斗中牺牲。
钟氏祠堂香火旺盛族人兴旺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隐藏在民居中的钟氏祠堂,民居式风格,外观朴素,堂内香火不断。祠堂内记载:“钟氏源起春秋,始祖气公,‘颍川钟离山,人杰地灵为名,传今已数百代’”。
“时代的变迁,西涌社区宗祠保存下来的很少,仅有西贡村保存较为完好。”钟少巍介绍,西贡村钟氏宗祠,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重修于1998年。西贡村主姓钟,源起明朝,西贡钟氏始祖荣启公与大鹏王桐山钟氏祖荣乐为亲兄弟。“每当重大节日,族人们都前去宗祠拜祭。”钟少巍说,祠堂至今依然香火旺盛,四时祭享不断,凝聚着世世代代的西贡人。
文/图:李苑 彭刊 策划:潘松岩 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