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1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2月21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
龙城高级中学2018届学生在俄罗斯跟各国同学一起跨年。
龙岗融媒记者 石小利 通讯员 杨凡 文/图
“到2025年,龙岗娃将在家门口接受普惠、优质的国际教育,享受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序列国际化教育”——在龙岗区打造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五年实施方案中,描绘了这一蓝图。如今,这一民生福祉正在逐步实现。
随着深港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时代东风,依托深圳国际大学园优质的教育资源,2021年1月,龙岗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试点建设,深化与驻区高校基础教育合作,龙岗区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龙城高级中学(集团)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签订国际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与枫叶教育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如今,龙岗在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上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与驻区高校合作
探索大中小幼融合发展
2021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组建方案初步明确,立足大学优质资源,创建国际教育先行示范区。成立一年以来,该集团附属道远学校和知新学校双双入选龙岗区“卓越学校”培育对象,走出了一条深港融合、高校与地方合作的集团化办学新路径。
“如果我是孩子父母,我希望孩子上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让什么样的老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集团创建之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裘建浩就带领附属学校全体教师展开“头脑风暴”,以回应家长期待。裘建浩提出,港中深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基础教育集团将延续这一使命,依托港中深的机制体制、学术研究、科技资源、高端人才、湾区联动和师训资源等各项优势,将附属学校打造成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卓越学校。
一年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大学附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育人新模式,发挥港中大(深圳)的高校品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大学与集团各校在师资、课程、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共享、协同、创生。据了解,去年12月底,该集团在初中部全面启动“1+N”学生成长导师制、“大手拉小手”大学生导师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正式启动学生新型评价试点工作,让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此外,该集团附属学校还通过“大手拉小手”“空中书院”“港中深游园会”“学长团”等课程,形成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教学相长的生态。通过资源共享、平台搭建、课程开发等途径,形成学段全覆盖、育人全参与、课程全素养的“全景育人模式”。
放眼未来,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曾表示,将整合深港两地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引进知名校长、知名教授和知名特级教师等高端教育人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教学研培一体、大中小幼相融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全力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办成高水平、国际化的一流示范学校,成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典范和基础教育领域的亮丽名片,大力提升龙岗区整体基础教育水平。
提前布局小语种学习
加强与港校合作交流
在建设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大背景下,龙岗区各中小学校紧跟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提前布局。区内近10所学校开设1门或者2门以上小语种课程,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通过地道的本国语言在龙岗校园进行交流,深受学生、家长喜爱,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2021年3月,龙岗区中小学小语种教研基地在龙城高级中学正式揭牌成立。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肖红春表示:“小语种教育基地建设是龙岗教育的一个亮点。今后,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大力支持小语种基地建设,在示范课程、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教研活动、探索小语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教研改革、推进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共同推动龙岗区小语种教育的发展。”据了解,龙城高级中学大胆尝试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从2015年起,该校已开始探索小语种选修课教学,开设日语班、俄语班、法语和德语班,许多学生选择小语种学习,均取得优异成绩。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龙城高级中学被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员会指定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获得公派赴俄留学资格的学校。截至目前,该校已累计送出54名学生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皇家理工大学、俄罗斯国立鲍曼技术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和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等全球知名学校学习。此外,该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俄语实践活动,不断加强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合作交流。2021年6月,龙城高级中学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签订培养国际优秀学生战略协议,充分利用深圳国际大学园的优势资源,全面开展国际教育。
此外,龙岗区教育系统加强与香港开展基础教育合作交流。各中小学校积极参加“手牵手向前走──深港青少年携手成长计划”,累计建有深港姊妹学校27所,涵盖公民办学校的小学、初中和高中。
2021年9月,平安里学校与香港姊妹学校——东华三院港九电器商联会小学共同参与“手牵手 向前走——深港少年携手同学行动”活动。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两校利用线上交流和在线课堂等形式,通过同上毛泽东诗词欣赏课、体验乡情民俗——客家民居及香港六处有名的特色景点、制作香包、才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领略中国传统工艺,涵养同宗同源文化底蕴,加深了两校同学深深的情谊。在深圳市教育局组织的“手牵手 向前走 同筑梦 颂中华——深港澳青少年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暨携手同学行动成果展示”中,平安里学校被评为(2021-2022年)“优秀组织单位”。
打造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
形成全序列国际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打造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龙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研究会,指导编制《深圳市龙岗区打造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实施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按照《实施方案》部署,到2025年,在龙岗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国际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际教育理念更加先进,国际化师资更加充实,国际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粤港澳教育融合更加紧密,举办一批“国际教育示范学校(幼儿园)”,形成一批国际教育合作的新项目、新典范,实现国际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链条、全体系的覆盖,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教育交流平台,打造中外优秀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惠及龙岗每一位学生,为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探索“深圳路径”。
为实现龙岗孩子2025年在“家门口”接受普惠、优质的国际教育,龙岗区从“国际教育理念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国际课程开发、合作办学、对外交流及人才培养”等五方面,制定了五大行动计划20个项目。其中,教育交流与人才培养,主要包括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缔结境外姊妹学校,推动境外研学、游学计划,探索全学段国际教育贯通培养新模式,积极推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推进“GUS(政府-大学-中小学)伙伴协同计划”,吸引有潜质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和定制学习,探索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国际教育在龙岗从小学到大学全链条融合发展。